簡 介

黃   允   亮   (Viktor Töpelmann)

作為 演奏  指揮 與音樂史工作者, 黃允亮信奉 „手藝  感覺  理智“ 三合一的理念, 追求膝琴 (viola da gamba或譯維奧爾琴)  與巴洛克大提琴演奏技藝的完美, 寄深情於古代音樂, 也在大學院校開課, 研討介紹當年演奏實況及十七十八世紀的相關歷史背景.

黃允亮國王學院  (倫敦) 音樂系, 皇家音樂學院 (倫敦) 巴洛克大提琴與膝琴雙主修畢業, 德國科隆音樂學院碩士. 2011 – 2015 為國王學院全公費研究生, 2016提出以探討莫札特家族的文化背景為主題的論文, 獲頒博士學位.

黃允亮兼具大提琴與膝琴兩項專長, 自組或參與音樂團隊, 擔任獨奏, 伴奏, 或數字低音協奏. 他可以踏上指揮台, 也可以從樂譜架旁的琴手座倚上, 指揮巴洛克歌劇與清唱劇或管弦樂團與合唱團的演出. 他在演奏史和音樂器材史方面擁有的淵博知識成為今日追求生動表演時汲取靈感的不斷源泉. 他所發表有關莫札特家族, 十八世紀莎茨堡文化環境, 古樂器等等的論文和精心編排的音樂會節目單, 都可佐證他的研究精神.

演   奏         

黃允亮充分的駕馭了巴洛克大提琴與維奧爾琴的琴藝,他熱愛古樂器豐富的音質和音色,學生時代就用巴洛克大提琴在奧地利的 L’Orfeo Barockorchester 奧菲歐古樂團裡演出,同時也是德國 Concerto con amina 古樂團的巴洛克大提琴手,和Wallfisch Band 古樂團的創始團員。其後他跟隨古樂復興運動的祖師爺- Gustav Leonhardt, 和 Laurence Cummings, 與Shunske Sato 等人巡迴歐洲各地演出。

在Pera Ensemble 古樂團,他既是拉奏巴洛克大提琴也拉奏維奧爾琴,自己也與漢堡的巴洛克大提琴教授-Gerhart Darmstadt 組成Duo Corona Musica 巴洛克二重奏。 他與這些古樂團參與了許多的錄音,也參加了歐洲主要音樂節慶 :包括瑞士琉森藝術節,德國Regensburg古樂週,Herne古樂週,Lufthansa 漢莎航空巴洛克古樂節,海頓音樂節 等等。

黃允亮和台灣新成立的新生代古樂團: „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有常態性合作, 也曾在馬德里, 倫敦, 香港, 台北等地舉辦獨奏會, 演奏夥伴包括 Elizabeth Wallfisch (小提琴), Simon Standage (小提琴), Menno van Delft (古鋼琴), Daniela Niedhammer (古鋼琴, 管風琴)。自己則是成立了 „音樂殿堂樂集“ (Ensemble Templum Musicum), 依 Robert Fludd 所唱導 „音樂殿堂“ 的理念而命名, 演出以 Orlando Gibbons, Heinrich Schütz, Henry Purcell, Dietrich Buxtehude 等十七世紀大師的作品為主。

古樂這門領域是踩在深厚知識的地基上,所以演奏古樂,除了技術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便是讀很多的書與做研究。 豐富的演奏經驗與廣博的人文歷史知識,成為他音樂人生的深厚基礎,也成為他演奏時汲取靈感的泉源。

指   揮

黃允亮 2015 起擔任慕尼黑聲樂團 (Vokal Ensemble München) 團長, 每年排演四至五場高水準的合唱演出, 獲得德國洲各大媒體的高度讚賞.  „慕尼黑聲樂團演唱會甫結束, 歡呼叫好之聲即轟然響起 …   („南德日報” 2019.7.15).  „慕尼黑信使報“ 稱許該團  „以濃厚的音色和強有力的表達, 展現了作品的動人之美!“ (2016.3.23) . „南德日報“ 認為黃允亮個人的 „沉靜氣質“ 是樂團活力煥發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因為他讓所有團員都能有充分時間去接近和試探每一首曲子, 通往它的內涵深處, 從而與其融合為一.“  (2018.5.3)

黃允亮 2011至 2016 為慕尼黑大學音樂學系附屬樂團 Collegium Muwicum 團長, 除無伴奏合唱和純器樂外, 指揮曲目包含十七和十八世紀需要大規模演出人員參與的作品, 例如 Heinrich Schütz: Historia von der Auferstehung Jesu Christi, Weihnachtshistoria (耶穌基督復活故事, 聖誕節故事); Johann Sebastian Bach: Johannespassion (聖約翰受難曲); Henry Purcell: Dido and Aeneas, Fairy Queen (迪多與安妮亞, 仙后); Johann Michael Haydn: Missa St. Hieronymi (聖希羅尼默斯彌撒曲); Marc-Antoine Charpentier: Te Deum (謝恩讚美歌).

學   術

黃允亮著重探討作曲家的社會與文化環境,以及古樂演奏與當時所使用的古樂器. 他發表德文與英文的著作如: 有關巴洛克大提琴史與維奧爾琴史的數篇論文 (Laaber 出版社, 即將出書), Johann Heinrich Rolle 的清唱劇 `亞伯之死 ` 薩爾茲堡公演研究 (聖樂年鑑100週年特刊, Ulrich Konrad 主編, 2017), 莫札特出生地薩爾茲堡的音樂生活 (莫札特週圍, Simon Keefe 主編, 2018).

黃允亮 2011 – 2015 為倫敦國王學院研究部全公費的博士生, 論文題目: „莫札特家族與‘善感‘: 啟蒙時代與感性在薩爾茲堡 1750 – 1790“,  2016 論文審查通過, 獲頒博士學位. 論文整理分析大批檔案資料, 探索莫札特家族在居住地薩爾茲堡的市民文化生活與精神,和其生活環境,在莫札特研究圈內受到廣泛的注意. 一般在莫札特傳記裡, 常常將他的出生地形容為保守落伍的天主教主教區, 反之, 現存的書商貨品目錄, 圖書館館藏書目, 私人遺留書籍和信函等等, 在在都可佐證薩爾茲堡是一個進步開明的社會, 市民以追逐和適應新時代的美學社會與文化潮流為時尚. 莫札特家族在這個大環境裡培養了他們學術文化與藝術方面的廣泛興趣, 也讓家鄉親友分享長途旅行的見聞與感受. 論文以重建莫札特家族薩爾茲堡藏書目錄為重點, 並扼要的介紹一系列已知和從未被探索的書籍.

教   學

黃允亮以教學為樂, 參與了多所大學院校和暑期研習營的教學。 他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開設 „古樂演奏實務研討會“課, 討論歷史文化,速度處理, 裝飾音添加法等等專題,  2011 – 2014 也在該學院教授維奧爾琴.  2011 – 2016 擔任慕尼黑大學音樂系特約講師兼系屬古樂團團長, 以實際排練導引學生進入古樂演奏實境. 他也時常應邀在台灣各個大學院校講授和排練管弦樂團及室內樂團的復古演奏課程.

每年八月, 他在 „Zell an der Pram 暑期研習營“ 任教, 每年耶穌升天節假期主持 „ Oberschönenfeld 修道院弦樂培訓班“ 的主辦和教學工作. 音樂事業不只是為藝術而藝術, 更要能讓人體會它是活生生的人性表現之道: 這是黃允亮從事演奏與教學的心願.